果然,这大臣一开口,便是再一次恳请老皇帝设立新太子。 算起来,韩彻穿越过来十年,这官也做了十年,还是第一次站到这朝上来议事。结果就瞧见了一出,朝臣们为太子之位争斗烈的场景。 哪怕老皇帝已经表出明显的不高兴,可依旧还是又站出来好几位大臣,都做这般的恳求。 这些大臣们为迫老皇帝尽快设立出新的太子,那口齿可比刚才对韩彻提出的政令表达反对意见时,要来得厉害多了。 说到底,就棉花推广一事来说,朝廷其实早就已经商议完毕,问题就只在于推广时的具体作。再者这事也早就商议好由韩彻负责,他所提出来的政令也确实不错,朝臣们也就没必要多争议。 但太子之位不同,这干系到整个家族将来的利益荣辱,还有朝堂将来的政/治/局面,必然是凶残又烈的。 这些朝臣们可谓是从传承礼法,再到朝堂和百姓,逐一列举了设立新太子的重要,必要和紧迫。 双方为各自拥护的对象,是全力以赴的在举荐。对另一派所提议的人选,也是极力提出反对意见。 昌王一秉持着“妨贵”的观点,认为出生低的妨害出生高贵的是会发生祸。因为若是“唯才是举”,那么岂非是在鼓励子嗣争夺相残?(1) 尤其是在一国之君的择选上,一旦出现争夺便会更为凶残。 时下一直便很是讲究子以母贵,昌王生母身份比颖王生母高贵,所以就应该立昌王。 颖王一便从“长子论”去反驳,在二人都不是嫡子的情况下,作为长子的颖王在继承制度上,排列本就是在昌王的前面。 太子亡故这么久,还迟迟不肯立新太子的老皇帝,就注定要一直被朝臣们折腾烦扰。 最后这场朝会,还是以老皇帝身体不适为由才解散。 相比较老皇帝和这些为着巨大利益在烈争执的朝臣们,韩彻就整得好似一个看客一般。毕竟太子一基本已经没了希望,对于颖王和昌王这两,韩彻跟哪派又都未曾往过。 为了让来年棉花推广不出意外,韩彻接下来也投入到忙碌的公务当中去。 好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和参与农业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本就是韩彻作为曾经的农科技术人员最擅长的部分。这几年安南和柏州的任职,也让韩彻对时下的政府管理和民生状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期间,韩彻还把棉花种植技术做成劝农种棉的书籍。书籍里面还针对棉花的各个生长周期还有相关技术要点,附上相对应的图画描述。 这本劝棉书一出来,就在户部司这边共同参与棉花推广一事的官员里面,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因为书里面的图画描述之详细,哪怕是不识字的农户,参考上面的图画,再借助自己多年的种地经验,基本就能按部就班的独自完成整个棉花的种植。 除了劝棉书,韩彻还就棉花的整个加工步骤,做了一本相关技术的书籍。里面从最开始的轧棉,再到纺纱,以及织造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并且还附赠上了相对应的机器详细制作图。 比如说轧棉,也就是给棉花籽。书中就有小家庭可用的搅车,在轧棉时,可一人手足并用完成整个作,适合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独立生产时使用。(2) 柏州目前家家户户用得最多的,便是这种三足搅车。 这下子户部司众人皆都喜起来,争相抢着传阅。要知晓只需把这两本书籍扩印,再由当地官府去对百姓做教导,便等于棉花推广一事中最为艰难的部分得以解决大半。 棉花最终推广的越成功,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有利的事,于是相对的,众人对韩彻的态度也变得热情多了。 在农历的十一月初,北直隶各地的官府,最先下发出朝廷推广棉花种植的政令。 不消数,消息便彻底传播了出去。 “官府当真要给我们发棉花种子?” 听闻到这一消息的京郊百姓们,俱是为之喜,又只觉得难以置信。 因为靠近京城,对于棉花这种新型的织物原料,附近这一片的百姓早就有所听闻,更是有不少人曾动心。奈何棉花作价昂贵,使得棉籽价钱也不便宜,又哪里是他们这种寻常百姓想种植,就能轻易种植得起的作物。 “是呢!听说这事就是那位韩状元郎在负责的。官府还言道若是栽种不成,就付给我们田租和劳酬。若是栽种成功,我们还能选择按葛麻去缴纳赋税。” 这十年里,韩彻虽然一直被朝廷外放。中途更是只有四年前刚从安南调回时,在京城短暂的待过一段时间。 但因着白糖,藕粉,棉花等作物在全国的广泛推广,使得他的名声也被传播了出去。 “还有那什么轧棉机,纺纱车就跟之前的飞梭织布机一样,都会一并教授于我们。对了,这两样机子也是那位韩状元郎找工匠研制出来的,听说柏州那边的百姓家家户户都有在用。那纺纱机速度也可快了,纺出来的丝线还能更结实紧密……” 布匹织物关系到民生大事和重要的战略物资,朝廷当初对于飞梭织布机可谓是全力做的推广。现如今不说家家户户必有,也已经达到了大范围的普及。 所以哪怕对于轧棉机,京郊这边的百姓因为还从未种植过棉花,全然不曾了解过,也一点都不妨碍他们对这两样机子一视同仁的认可和向往。 可以说,官府这一次的政令也实在是人的很。因为就像韩彻之前在朝堂上言道的那样,时下普通百姓家底薄,有些甚至本无力去承担任何的风险,对于新作物的栽种必然就会产生诸多顾虑。 但有官府来兜底,哪怕是未曾听闻过棉花的百姓,对这事也不会生出忧患,从而产生排斥心理。 那些对棉花有所了解的百姓就更不用说,在消息传出来之后,他们现在只要一想到自家地里马上也能栽种棉花,心就开始动的期待起来…… 注1:出自《秋左氏》六逆:“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破义。六者,之本也。” 注2:《农书》木棉搅车,是在辗轴即铁杖或铁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轧棉机械。 第105章 危害 户部司掌管全国的户口增减和农田政令,事务历来众多。 韩彻又是才刚接任户部司郎中,还要负责棉花推广一事,自回京后便一直忙得脚不沾地,每带着韩老三早出晚归的,得柳氏想给他安排相看一事,迟迟找寻不到合适的机会。 三娘和四娘最近倒是随柳氏没少出去,韩彻这一回京任职京官,还被朝廷重用,两姐妹自然也就跟着受了起来。 比如再过两,两姐妹便又要随柳氏和大娘一起,参加一场比较重要的宴会。 “听闻圣上前几又病重了,朝会都连着罢免了好几了。”柳氏见着仆从带了齐愈和齐悦都出去玩了后,对大娘她们说道。 韩彻官职为从五品上,放在时下京官里面,也已经勉强能算得上是高阶品行列,属于每有朝会,都需得去参朝的。 老皇帝病重,朝会罢免,韩彻也就不用早起去参加朝会。于是哪怕不找韩彻询问,柳氏她们这些家人便能通过韩彻的朝会情况知晓。 “听闻昌王和颖王近来都时常进探望,坊间多有赞二者孝心者。”大娘就说道。 “孝心真假还未可知呢!”三娘突然说道。 太子当初是如何遭受老皇帝彻底厌恶打击的?不就是因为在老皇帝病重时,只顾朝堂,全然没将心思放在老皇帝身上么? 如此前车之鉴就摆在那,剩下的这些皇子岂能还学不会教训? “管他们是真是假,总归与咱家没有什么干系。”柳氏就来说三娘:“这次给你找的相看对象,不论是人品还有才华,皆无可挑剔……你定要好生考虑。” “阿母,你放心吧,我都知晓的。”三娘说道。 “唉,你二兄也是让我好生着急。”柳氏突然叹气道。 但韩彻最近公务确实特别的繁忙,柳氏就是再如何着急也没用。 北直隶这边才刚下发政令的时候,一些已经形成规模的棉花栽种地也已经按照朝廷的要求,将征收来的棉花种子送达至户部司。 在分发下去之前,韩彻还先要带人对这批棉花种子进行筛选。 朝廷为接下来的棉花推广,其实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今年年初,就先择选一些地区育种。其中柏州作为现阶段棉花产量最为富足的府州,官府除了按照朝廷要求扩大官田栽种,对百姓家自种的棉花种子也做了征收。 “韩大人,柏州的棉花种子和其他地方的,是有何不同之处吗?”在筛选时,有官员便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确实有所不同。”韩彻笑着说道。 二人说话的功夫,旁边的几个官员便也围了过来,站到韩彻身边做仔细聆听状。 “棉花其实是有很多个品种的……”韩彻说着,拿起柏州的棉花种子,又拿了另一地的棉花种子,摆放到一起:“柏州最初栽种时,这二者皆有。” 最开始,韩彻在胡货铺子里确实只找到了非洲棉,也就是草棉。 这是因为柏州属于西北区域,在地形上最靠近的地方,也就相当于韩彻穿越前世界的西域。 非洲棉最开始就是通过新疆,传播进来的。 但因为韩彻当时要的棉花种子很多,胡货店家为了吃下这桩大买卖,就借助自己的人脉关系到处搜罗棉花种子,于是便也混进来了另一个品种——亚洲棉,也叫中棉。 亚洲棉也是最古老的棉花种植品种之一,同样具有生长周期短,成早,且它的抗逆强,更为适应亚洲的气候和土壤。 虽说在穿越前的社会,亚洲棉跟非洲棉一样,也都被更为优越的其他棉花品种所取代,栽种面积所剩不多。不过在寻不到更好的棉花品种之前,亚洲棉一直便成为了秦岭,淮河以南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主要栽种品种。 对于这些东西,韩彻也没法说太多,便只言道:“这二者虽同为棉花,但却是从不同蕃地传入,品种有异。” “原来如此。”与韩彻提问的官员点头,说道:“其余府州棉花种植产量远不如柏州,虽有种植技艺不佳和地气不同缘故,但不得其种也有之。” 他们一直就有听闻柏州的棉花质量好,产量高。之前朝廷在从韩彻那里得到了棉花的种植技术时,对于棉花有两个品种的问题,韩彻当时就已经在文书里做了讲述。只是棉花作为蕃地来的新作物,他们连基本的种植也都才刚知晓,对于棉花品种的具体区分,又哪能这么快就练分辨。 直到眼下这会,韩彻教授他们从各地征收来的棉花种子做筛选,才让户部司的这群人对这两个不同蕃地传播过来的棉花品种,有了较为明确的认知。 大致懂得如何分辨二者后,接下来众官员们的兴致也变高了许多。 以他们的品阶,棉花筛选一事其实也是用不上这群官员亲自来的,甚至比起上手后的练作,他们也是远不如小吏们。 只是这会大家才刚被棉花勾起了几分兴趣,他们又是分配过来随韩彻一道负责棉花推广一事的,对棉花做多些了解,对他们办这份差事总归也是有所好处的。 话说也难怪这位韩状元郎仅靠一些农作物,就能从最初的“戴罪”身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品阶,更是被朝廷开始重用起来。只看他对棉花这么一个作物,便能做到这般深入的了解,就远不是常人所能及的。 只听这时候韩彻又说道:“其实棉花种子也能榨油,所榨之油脂,人亦能食用。” “此言当真?”那些官员听闻这话,顿时变得更为兴奋起来。 棉花在絮衬和纺织原料上所表现出来的优越,已经让朝廷这般重视起来。若棉籽还能榨油,供人食用的话,那棉花的价值岂不是就更大了! “自是能吃的,不过需得炼。若制榨油,就拿来直接食用的话,对人身体会产生一些毒。”韩彻说着,还又重点补充了一句:“尤其是对男人。” “何种毒?”当即便有官员问了出来。 其他官员们也全都朝着韩彻看了过来,神情很是专注。 “少量时,可使人修心养,自此清净无为。”韩彻于是就说了。 起初,在场官员并没有听明白韩彻这话的意思,俱都一脸茫然的站在那。 “量大后,可使人远离世俗子嗣烦恼。”韩彻接着便又这般说道。 他这话说完后,在场官员们俱都安静了下来。之后众官员再对着那些棉花籽,便莫名有了一种想要退避三舍的觉。 韩彻刚刚这么说,也确实是有意吓一吓这些人。 在之前外放的十年里,韩彻哪怕是放发配去安南做县令那会,地方再差,官职再低,也是当地的主官。 地方政务全都由韩彻一人说了算,他一心忙在公务上,衙门里的人便也都跟着他的步伐走。 可在京城做官到底不同,这边还讲究际往来。韩彻其实对这些虽不是多喜,但也不排斥,更清楚际往来的必要。 只是际的多了,难免便让韩彻发觉一些官员身上不好的地方。比如举办宴会招来乐陪侍,与官狎昵等。 朝廷虽通过官箴和律法止官员宿娼,也曾严厉处罚过一些官员,但实际情况却是屡不止。 如今韩彻任职户部司,负责棉花推广一事进展顺利,跟同僚们相处时,所展现出来的格也随和近人,于是便也有官员来邀请韩彻去参加这样的宴会。 韩彻不喜这些,但既然已经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不好为这事直接跟他们翻脸,便只以才刚上任,公务繁忙婉拒。soNGYUANr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