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溃不成军 在北上广深等部分大城市,一些超市的蒜价甚至每公斤高达20元;绿豆也从年初的8元钱一斤,涨到目前的11元一斤…… 绿豆吃不起了,比蛋和都贵;“疯狂的大蒜”更是和飙升的房价一样,一时成为社会焦点。 在业内对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趋强的情况下,发改委联合嘉谷粮油向市场抛售第一批大蒜和绿豆,首批规模是8万吨大蒜和2万吨绿豆。 一石起千层浪。 嘉谷粮油不断接到各地经销商的电话,对方要求大批量订购大蒜,而且不讲规格不看形状,只要没病的蒜头都要,有多少收多少。 首批大蒜和绿豆很快被全部吃进,市场上价格貌似波澜不起。 但紧接着,嘉谷粮油开始抛售第二批大蒜和绿豆,这次规模达到了10万吨大蒜和3万吨绿豆。 市场上两者的价格产生震,但嘉谷抛售的产品依然很抢手。 ——在这背后,是以曾让庆为首的投机商,拼命抬价,意图造成供不应求的形势。 但紧接着第三波打击接迥而至,嘉谷粮油继续抛售第二批15万吨大蒜和5万吨绿豆,而且还有数万吨土豆和生姜等农产品。 好多先期已经吃进的投机商傻眼了,嘉谷这抛储源源不尽,谁还敢接啊! 这抛售力度,多方胆寒了。他们心里估计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嘉谷的杂粮储备究竟有多少啊?而且,嘉谷是什么时候储备的啊? …… “受气候影响,今年大蒜确实是供应偏紧,以大蒜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70%以上的‘中国大蒜之乡’金乡为例,每年旧蒜库存量在40多万吨左右,而今年只有10万吨左右了。”在嘉谷总部坐看风云起的齐政,对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蒙解释道。 “但他们不知道,嘉谷冷库里的大蒜库存量超过了200万吨!” 老实说,得知了嘉谷的大蒜库存量,周蒙都大吃一惊。 但一听齐政解释后,似乎又理所当然了:“前两年,我国大蒜市场需求低,大蒜收购价特别低。尤其是2008年,大蒜最便宜的时候,每公斤甚至卖到0.1元,给蒜农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我们有充足的冷库,又有资金,一方面为了解决大蒜的滞销难题,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应对今天这样的局面。”齐政轻笑道。 绿豆也同理。 大蒜、绿豆这样的农产品,盘子小固然意味着有利于游资炒作;但反过来,也有利于嘉谷的收储工作——嘉谷用不多的资金,就收储了足以撬动市场的储备量。 炒作游资就这样被打懵了,周蒙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对此乐见其成。毕竟,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游资炒作农产品都影响极坏。 农产品一路上涨了,农民收益也十分有限。但一方面对我国的整体通货膨产生助推作用,并且影响到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的稳定。另一方面游资撤走后价格会跌入低谷,对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很弱的小农户危害更大。 当然,要做到嘉谷这一步,冷库和资金实力缺一不可——这两年冷库可是很抢手,租金同样飞涨;而要储备一批农产品在冷库至少两年,也就意味着有一笔资金沉淀在冷库里,如果资金实力不足,想都别想。 但是,如果做到了嘉谷这一步,意义也是重大的——不仅打击了游资的物价炒作,而且即使是以正常的价格销售,哪怕算上两年的储存管理费,嘉谷也是不亏的。 毕竟,从几钱到几块钱,这其中升值了多少倍啊! “不过,也要靠你们先进的储藏技术,将农产品保存得这么好!”周蒙慨道,嘉谷的成功可不是随随便便的,看人家这大蒜储存,两年的旧蒜出库还跟新蒜差不多一样,也更能卖得出价。 齐政笑而不语。 “履霜凋秋阵(二阶)触发,主水火系,范围:方圆100公里。效果:凝霜,结冰。能使履霜坚冰,入秋至冬。” ——全方位“保鲜技术”,你值得拥有。 …… 有十足的底气,嘉谷从开始的十天半个月一抛,到后来每周一抛,囤积炒作的游资彻底“凉凉”了。 尤其是随后配合的发改委也出手了:“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发现异常情况要迅速查明,及时上报,坚决预防和制止游资投机炒作;严重扰市场价格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曾让庆在办公室咬牙指挥侄儿抬价的时候,相关部门破门而入,他一时手脚冰冷,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 比储量比不过嘉谷,耍手段直接被镇,各路游资也终于忍不住了。 最先割的是一些小投机商,他们很快就选择跟风抛售。 而随着曾让庆的沦陷,国际游资纷纷宣布崩溃。他们和嘉谷这样的现货商不一样,不可能在一个市场投入过多的力量,更多是有捞一笔就走的准备。 对他们来说,割逃生永远比决一死战更正确,即使决一死战有七成的胜率,他们也不一定会同意,更别说是目前的情况了——再不抛售,秋季新货很快又上市了,届时形势更不妙。 随着抛售的增多,供应增长,大蒜、绿豆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大幅回落,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也因此被遏制住了。 嘉谷也停止了抛售行为,转而将大蒜出口——国内有六成的大蒜销往美国市场,今年同样因供求不足价格上涨,嘉谷美滋滋地趁机赚一波美国的钱。 …… 回到发改委的周蒙,想到是一家民营公司主导了这一切,突然有种莫名的动。 你的企业大了,你跟民生有关了,你跟国家安全挂上关系了。 国家固然对嘉谷各种优待,包括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可真到了关键时候,嘉谷确实能拿得出手。 周蒙埋头起草:“……我们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涉及粮食、猪、菜篮子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市场调节价商品的价格异常波动监管预案,并将嘉谷集团纳入到预案中……” …… 第465章 粮商中的异类 正如国家领导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汇率不断升级、通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难以乐观…… 但高层还是对发改委这一波物价调整赞赏不已——灵活借助民营企业之力,打投机农产品行为,受此影响,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呈持续回落态势,短期内通力有所减轻。 嘉谷在这一波行动中的表现更是亮眼,与此同时,嘉谷的战略储备能力让发改委也为之侧目。 所以,对于价格司副司长周蒙的“进一步将嘉谷集团纳入国家物价调节体系”的提案,发改委按捺不住了,专门为此展开了小范围的论证。 老实说,将一家民营企业纳入国家物价调节体系,还不是起补充作用,而是作为主力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 还是那句话,要想直接起到物价调节的作用,你首先得“手里有货”——政策不是万能的,过去多次物价上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要想马儿跑,马儿先吃草。总不能让嘉谷白白承担责任吧?但如果给钱给政策,对国家现有的收储体系和市场又会造成怎样的冲击? 发改委主任刷刷地翻着草案,呵呵笑道:“这个嘉谷,什么时候都能给人惊喜。说说吧,大家是什么意见?” 说起来,嘉谷绝对是粮商中的异类了! ——谁会像嘉谷这样,一边将主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一边还有余力大规模收储物资? 副主任胡其远同样笑呵呵道:“这么看来,将嘉谷当作民间的国储粮,倒也可以弥补国储粮的不足……” 对此,周蒙轻声道:“但嘉谷跟国储粮差别很大,而且,我们需要的,也不是再多一个国储粮吧?” 此言一出,在座众人神各异。 应该说,国储粮是国家物价调节体系的重要成员,但除了粮价调控,其他方面嘛…… ——国储粮原本是为了“粮食安全”的目的而生。从2000年诞生始,这个国家的“大粮仓”就一直执行国家托市收购政策。 要说达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国储粮不说完成了十分,但打七八分应该是没有异议的。但面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市场现实,国储粮却陷入尴尬。 简单来说,国储粮多年执行托市政策之后,渐渐陷入一个粮食补贴越来越高、粮食从入库到出库难以形成循环体系的新困境。 这取决于其特殊——何时收储、何时拍卖都是由国家发改委、粮食局等部门报批国务院才能决定,也就是说,粮权并不属于国储粮。 这两年,国储粮上下也在谋求改变,他们希望能够像国粮集团一样,进入终端市场。为此向发改委打的报告多达几十份——对于国储粮而言最大的资源就是背靠着粮仓,他们希望借助这一优势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中低端产品。 但发改委对此持谨慎意见。毕竟,国储粮虽然表示“跨界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宏观调控以求稳定市场价格,但基于其特殊身份,业界难免会怀疑其是“与民争利”的不公平竞争。 同样,这也是对将嘉谷集团纳入国家物价调节体系的争议:“在体制内徘徊的国储粮尚且力重重,我们如何相信完全市场化的嘉谷,能在执行政策行为与市场化经营之间取得平衡?” 是引入嘉谷作为物价调节体系的新成员?还是放开国储粮的经营范围,让国储粮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争论的焦点之一。 周蒙嘟囔道:“单单看战绩,除了庞大的主粮储备体系,国储粮还能在哪些方面占优势?连调控食用油市场的能力都比不过嘉谷,说得好像随时能替代嘉谷一样?” 发改委主任轻咳一声,只当没听见周蒙这话,他思考了一下,做出了决定:“嘉谷能否承担更大的收储重任,我们先做个调研好了。既然大家说到了国储粮,那不妨比较一下两家的优劣,也能为国储粮的改革摸一下脉络。” …… 于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其远、价格司副司长周蒙等一行6人,组成调研组对国储粮和嘉的收储能力进行摸查。 相比于国内基本自给自足的主粮和绿豆等小杂粮,大豆是对外依赖程度最高的粮油作物,维持必要的战略储备,对维持国家粮油价格持续稳定至关重要。 刚好,两家都有大豆收储业务,这就是最好的调研切入点。 首先调研的是国储粮对国产大豆的收储状况。 为了保护国产大豆,国储粮先三次在东北主产区对大豆实行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收购,收购指标累计600万吨。 但在调研组的调研中,国储粮方面叫苦连天:“国产大豆收储力大啊,首先是收储费用高,收购大豆,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农民,装卸费、短运费、包装费、仓储费等等,一项都少不了……” 当然,资金方面有财政拨款,国储粮真实力其实不大,他们主要的力在另一方面:“国产大豆质量很多不达标,而且很多豆农嫌收购价格低,不愿卖;另一方面,我们轮换的国产大豆又没有加工企业接手,两头不是人……” 但另一方面,豆农们也一脸无奈,“国储收购门槛高啊,尤其是对水分的要求,新豆子不经烘干本达不到要求。我们这儿的收购点上大筛子,一车大豆能筛下来1吨多。” “现在生产成本提高,加上通成本和烘干成本,如果按照国储收购价也只是微利,我们对这个价格当然不认同了……” 离开国储粮,调研组面面相觑。 自04年“大豆危机”以来,“拯救国产大豆”的问题就被提上发改委的议程——给钱给物给政策,如果就眼前来看,好像效果并不大。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 第466章 悄然复兴的国产大豆 黑省的半数油脂加工企业已经停工、停产……” “国内大豆和大豆油市场的最后一块净土正面临大变……”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正在展开一场战争……” 如果看以上新闻标题,大概所有人都会以为这是国产大豆即将全线沦陷的前奏。 大豆重要吗? 与主粮相比,貌似大豆是被国家放弃自给的粮油作物。SonGyuAnr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