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事件,不仅仅是晋省新能源产业的转折点,同时也是嘉谷系产品组团出海的转折点。 “岛国政府发来进口大订单?发生了什么?”回到集团总部的齐政一脸懵。 他还没得到集团上一年度的年报,反而先得到了一份“出口大礼包”。 …… 第508章 巨额营收,巨头前行 2011年的3月,世界头条都被岛国承包了。 先是地震,随后引起了海啸,再之后福岛的核电站也发生漏……接连遭受三重打击,好惨的一个月。 岛国人深受其害——福岛曾经是岛国最丰饶的农业产区,生产米、海鲜及蔬菜,如今却是周边的大气、土壤、海水、农作物都被浓度很高的放物质环绕,甚至连东京的自来水都因检测出辐物质而开始告急了。 本来,各国民众都是吃瓜群众,最多就抗议或质疑一下本国的核能开发计划。但随着岛国核漏事故的扩大和对外报道,不少国家神奇地发生了“防辐”抢购。 或因为害怕岛国核漏对人体带来影响,或担心海水被放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食盐,国内不少地区掀起抢购海盐狂,个别城市甚至出现缺货现象。很多人一买就买了足够食用两三年的食盐囤积在家,恍若一场闹剧。 除了和岛国相邻的亚洲国家之外,和岛国隔洋相望的美国同样谈“辐”变。为了防止受到核辐,美国西海岸的不少民众开始恐慌地抢购碘片,就连往完全不为人知的便携式核辐检测仪,也意外成了抢手货。 而就在这种背景下,一家不相关的德国研究机构,发布了一个研究成果,将不相关的嘉谷也卷入了话题之中。 “嘉谷牛具有优异的防辐功效?”乍一听说这个研究成果,齐政还以为又是一个谣言。 但王昱业告诉他,并不是。 “从那家德国研究机构公布的实验细节来看,这个说法是成立的。” 齐政表情莫名。 是哪个“天才”注意到嘉谷牛和防辐的联系?关键是,还煞有其事地得出了研究成果? 但不得不说,这个研究成果在当下实在是太应景了。 这下好了,国人不再抢食盐了,转为抢购嘉谷牛了。 “……” 而且,岛国方面也来凑热闹。 王昱业汇报道:“因为岛国政府在核事件中隐瞒事实、迟报信息、误报数据、救灾不力的拙劣表现,导致岛国民众对政府方面都难言信任,特别是不少通过政府安全认证的牛、米、蔬菜食品,都被发现含有大量的辐残留。为了挽回民众信任,岛国方面有意向我们采购一批嘉谷牛供应靠给事发地的民众,采购金额达到2.3亿美元……” 知道了来龙去脉后的齐政更是莫名:“岛国人就这么轻易相信这所谓的‘嘉谷牛防辐’研究?” 王昱业撇撇嘴:“集团信息局的调查显示,得出这个研究成果的那家机构,有岛国财团的资助……” 好吧,其实,嘉谷牛能防辐,齐政倒不是很意外。毕竟,在灵阵的滋润下长大的牛,吃着被灵阵滋润的牧草产下的牛,能防辐,一点都不奇怪。 他意外的是,一向对本国产品之自信的岛国人,竟这么“快”地接纳嘉谷牛进口。 不过,岛国人愿意买,他还不一定愿意卖嘞! 齐政思忖片刻后,淡淡地回复道:“先不急,反正,国内不是也出现了嘉谷牛抢购吗?产量一时不足,让他们体谅一下喽……” 别跟他扯什么人道主义,就看看那些岛国媒体的—— 岛国地震后,我国进行了紧急援助,尤其是雪中送碳般的援助了2万吨燃油;国内重工集团也无偿捐赠了重型泵车,以解岛国人燃眉之急……据统计,我国的援助在各国援助中所占比例最高。 但不少岛国媒体的反应居然是责难,声称“不要加重他们的负担”,我们应该把援助物资自行送往灾区,还称此为“国际惯例”;对捐赠泵车的行为解读为“做广告”、“为了占领岛国市场”…… 所以,王昱业对齐政的决定没有丝毫意见。你当然可以bb,但我也可以选择不理你。 暂时撇开岛国人的订单,他将刚整理好的嘉谷集团2010年年报数据递给齐政。 “这是去年的年报。”尽管2010年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嘉谷依然实现高速稳健增长,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在销售收入、利润、现金等方面均再上一个台阶。 这让王昱业很高兴,介绍时的语气都特别兴奋:“……去年,嘉谷粮油依然是集团的顶梁柱,全年营收1275亿元。大米年销售量达到1100万吨,食用消费市占率为10%,行业第一;食用油年销售量达到450万吨,销量同比增长了40%,跃居行业第一。” “食品饮料业务板块也不负众望。嘉谷业持续增长,年营收为508亿,净利润达43亿,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傲视同行;清源啤酒年营收刚好突破400亿元,年销量首度突破千万吨,真正成为了行业老大。” “嘉谷农牧方面,生猪业务是营收大头,全年营收170亿元,行业第二。按照一季度的生猪行情走势,今年有望实现翻番……” “嘉谷国际拜全球糖业进入牛市所赐,实现了大翻身,全年营收达到154亿元……嘉谷金融方面,刺客基金今年以稳为主……还有嘉谷农资……” “2010年,集团实现销售总收入3166亿元,同比增长22%,略高于此前公司的预计;同时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净利润达285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了30%……” “此外,集团借款总额为197.6亿元,其中70%为长期借款,同比下降24%……” 老实说,齐政捧着这些数字,能津津有味地读上一天。 他看中的,并不是这些数字代表的金钱,而是数字背后代表的行业综合实力。 去年,嘉谷集团首度登上中国500强企业榜单,排行第25位,刚好落后于排行第24位的国粮集团。 嘉谷集团此前没有公布过详细的财报,外界的评估出入还不小——按销售收入计,嘉谷集团超过3000亿元的营收,已远超于国粮集团去年的1700多亿元。按照去年公布的榜单数据对比,嘉谷集团的实际排行应该是第13位;在它前面的,是一水的“中”字头国企。 这个营收规模跟排行榜首的中石化的近1.4万亿营收当然有天壤之别,但在民营企业排行中,已经是第一了。排在嘉谷后面的,是大名鼎鼎的华为,也不过是接近2000亿元的规模。 如果放在国内来看,这当然可以称得上是辉煌了——哪怕拆分开来,嘉谷粮油子公司也能排进中国500强前五十;嘉谷系旗下,能排进国内前五百的子公司,更是多达七家。 但如果放在国际来看,包括齐政在内的嘉谷高层都不会有任何骄傲的情绪。 嘉谷集团跟四大国际粮商之一的嘉吉一样,都达到了世界500强的标准,但因为是私人公司,在世界500强的名单中都没有找到两者的名字。 不同的是,按照嘉吉此前公布的财报显示,嘉吉去年营收为1098亿美元,足足是嘉谷的两倍有余。前者可列入榜单前30,后者不过是前160,这就是明晃晃的差距! 除开嘉吉,排行第二的国际粮商adm营收也有近700亿美元;嘉谷在营收上最接近的,是排行最末的邦吉,大家都差不多是450亿美元出头。但如果只看粮食业务,嘉谷依然是远远不及。 而在世界榜单上,还有很多被归为“贸易”行业而非“粮食生产”行业的巨头,都和农业、粮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来宝集团和低调的岛国丸红、三井物产等,实际上也是有着丰富国际粮油产业链经营经验的国际大粮商。 从营收情况看,国际粮商大体处于扩张的状态。对比去年,国际大粮商的排名和营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从这个角度看,国际大粮商的地位在上升,影响力在增强。粮食行业在全球财富的盛宴中,强势分羹——恶劣天气造成的粮食减产、粮价上涨是去年国际大粮商收入增加的重要原因。 巨头很难倒下,巨头还在前行,新巨头正在崛起…… 国内国际各种横向纵向的对比后,齐政轻呼了一口气:“前路漫漫啊!” 王昱业兴奋过后,也沉稳下来:“其实,不到十年的时间,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堪称神迹了。” “再过十年,谁又能知道,我们会强到什么程度呢?” ——这才是嘉谷体系真正的骄傲,我们一直在变强! 齐政闻言,也笑了:“有道理,那就这样吧,将这份年报对外公布!” 王昱业点点头:“好,我们也确实应该以更开放、更透明的态度与外界积极沟通了。” …… 第509章 嘉谷特之路 近年来,嘉谷集团虽然不断取得突破发展,但一直没有摆外界给予的“神秘”标签,也正是因为如此,嘉谷突然对外公布了2010年年报,让整个业界都大吃一惊。 更惊人的,当然是嘉谷集团的营收数据。超过三千亿元的营收,比其表现更好的,不过寥寥十多家超大型国企,当之无愧的内陆最强民营企业。 谁也想不到,居于一众蓬发展的民营企业之首的,不是如中天的房地产企业,不是代表着未来的电子高科技企业,居然是一家“农企”! 正值两会期间,今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生存的“三农”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一时间,嘉谷更加瞩目了。 业内人员和投资者更是被嘉谷的财报亮瞎了眼——营收规模就不说了,净利润才是重点。 9%的净利率,乍一看不算出众,毕竟,民营企业中排行第二的华为集团,营收差了一个级别,净利润却相差无几;从这个角度看,嘉谷的净利率实在不咋地。 但放在行业来看,嗯,只能用“鹤立群”来形容其出众。 要知道,财经杂志《福布斯》曾追踪过国际粮商中的老大美国嘉吉,发现过去30年其净利率从未超过4%……粮食行业利润率本来就低,不像科技或是知识产权行业;粮商年收入受到大宗商品价格的显著影响,假如大粮商的收入波动20个百分点,实际上可能粮食价格变化了100个百分点。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资本市场投资农业来了一波小热。a股市场上,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追捧持续高涨;更多的农业类公司也开始对登陆资本市场板块蠢蠢动。 财经媒体直接称“相对于工业和服务业,以及各种新兴产业,农业本应最容易被资本所抛弃。原因十分明显:短时期内,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是相对稳定的,不可能如其他产业一样,出现爆炸的增长。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面前,最容易被忽视。但嘉谷的成功,明显带来了一股‘嘉谷效应’……” 就在这种纷纷扰扰中,齐政接到了一个老人的采访请求。 唐瑾,央视美女记者,三年前齐政身份暴后首个接受其采访的记者。 此时她正参加“记者跑两会”的观察专题,恰逢嘉谷集团公布的财报引起了业内外对农业投资机会的关注,她顺势向齐政提出了采访请求。 齐政个人依然一直保持低调,但在公司终于下决心更加开放和透明,需要被世界正确认识的关头,他也就选择接受了唐瑾的采访。 …… 在嘉谷首都分部,唐瑾打量着一步步走向自己的齐政,没有丝毫的骄傲情绪,心中亦是思绪万千。 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三年前采访齐政时,她知道嘉谷肯定不会短命,但也绝对想不到嘉谷的发展势头会这么猛! 作为一名资历较深的记者,唐瑾采访的企业家不算少,就算没有亲身经历,她也清楚要让一家企业活得更久并且活得更好具备怎样的难度。 但是,齐政做到了。 三年来,她亲眼看着嘉谷,一年登上一个台阶! 三年来,她亲眼看着嘉谷,确定无疑地获得了难以置信的胜利! 三年来,她亲眼看着嘉谷,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突出重围成为民营企业最强者! 即使是采访了不少大人物的唐瑾,也不由得神往于齐政畅快淋漓的成功。 纷繁的思路只是几秒钟的事情,唐瑾转眼间回过神来,主动上去,笑道:“齐董,想要采访您一次可真不容易。” “我就是比较幸运而已,还是低调点好。”齐政溢出微笑,和唐瑾轻轻握了握手,然后在她对面坐下。 “在几乎没有门槛的粮油领域内,取得了傲视群雄的成功,并引来众多的跟风者,可没有人敢说嘉谷只是靠运气而已。”唐瑾脸带微笑,马上进入了采访状态,问道:“对于嘉谷引起的这股农业投资热,齐董您怎么看?” 齐政微微摇头:“其实,我不认同嘉谷引起农业投资热的说法。我不否认嘉谷取得了较亮眼的成绩,但这不是关键原因,归到底,是资本们看到了赚钱的机会。” “至于说是好是坏,我觉得是好事。因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农牧业将成为资金和技术密集的行当,大企业将有更多发言权。” 唐瑾是有备而来的:“大概是英雄所见略同。据我所知,近几年来,从种植到养殖,从养猪到养,从种树一直到花卉品种都有外行投资,投资的这些机构,实际上都很大,在投资界很有名气的那种,包括国外的kkr、鼎晖、德意志银行,国内的深创投、联想投资等,他们大概也是基于同样的逻辑?” 齐政点点头,举例说道:“这些年,全产业链的打法在农牧业领域越来越成为共识,但一般企业没有实力效仿,在这个圈子里,小企业将越来越玩不起。” “譬如,一直以来,科研都是农牧业的‘短腿’。就拿粮油加工业来说,去年整个行业科技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2%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2%~3%的平均水平。而我们嘉谷去年单单在粮油加工技术研发上,就投入了15亿元;整个体系在科研上共投入160亿元左右,可以说,大部分企业全年营收都达不到这个数字。” 唐瑾惊叹道:“这个科研投入规模,在农业领域可谓是绝无仅有了。从中也可以看出嘉谷正在拉大与竞争者的差距,不是吗?” 齐政不置可否:“前十年,我们能由小变大,是走对了方向;后十年,要想由大变强,那就要靠加大真金白银的科研投入了。”SongYuAnr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