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存不住事,有什么就要到处去嚷嚷,指望他把话藏住实在太难了。” “那个畜生,惹出这么大祸患,朕还没找他算账,他还有脸上蹿下跳? 真当朕不能处置他? 这种话他也说得出口? 朕就该……“李渊该了半天,也没说出该怎样。 这次河东之![](//www.songyuanrc.com/ig/luan.png) 子就是李元吉的胡作非为,随后战场上表现更是一塌糊涂。 可是回到长安也没受到什么惩罚,无非就是几句斥责罢了。 这等大罪都没有处置,现在就更不会有什么说法,李渊也就是口头说几句狠话,当然不会有实质的处置。 裴寂心知肚明,还是微笑着打圆场:“年少糊涂也是自然,谁少年时不是如此? 只不过这件事其实倒也不算是胡闹,毕竟这话是那边说得,三胡最多就是个传话。” “裴监的意思是赞同?” “圣人家事,臣哪敢多言? 只不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也是必然。 自然,嫁也未必非要嫁给那位,只不过是觉得,九娘这么总在军中也不是个办法。 有些事,了断的越早越好。 纠葛越多就越是麻烦,此时闹一闹,总好过将来不可收拾。” 李渊这次没再言语,而是静静的看着湖面。 裴寂也不再多说,陪着李渊一起发呆。 微风吹拂,湖面泛起涟漪,李渊忽然挥了挥手,裴寂立刻明白,随同李渊把船摇向岸边。 既然已经起风,就不能在危险的地方多做停留,越早上岸越能安心。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瓦解(三十一) “太保? 那是个什么玩意? 乐郎君你见识多,跟我说说,这到底是多大的官? 我现在和王仁恭比,到底谁官大? 不对,王仁恭官多大也没用,在我眼里他也不算个东西。 那就跟盛彦师比,我们两个谁管着谁?” 军帐之中小六追着徐乐问长问短,那股子兴奋劲怎么也掩盖不住。 步离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可是小六 本就没注意。 他现在的心思都在裴寂带来的册封圣旨上,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这次裴寂亲自带着圣旨前来册封诸将,倒是出乎大家意料。 本以为所有的封赏都应该在长安进行,没想到刚刚过了潼关,封赏的旨意就到了。 虽然这路程不算太远,但是道路险峻,裴寂也算是吃苦了。 在玄甲骑当军将的,最不愁封赏和军功。 只要你肯拼命,财帛官职从来不是难事。 不过这次李渊如此慷慨大封诸将,也是前所未有之事,也难怪小六兴奋。 韩约、小六、宋宝乃至新近归入玄甲骑的薛家四兄弟以及李君羡,全都封为太保。 除此之外各有将军称号,像是小六都得了个归德将军的称号。 他虽然搞不清楚这将军号是什么意思,又代表什么品级俸禄,但是作为神武走出来得少年郎,谁心里没有个将军梦? 想起当初在徐家闾务农练武时,就梦想着有朝一 成为将军顶盔挂甲前呼后拥的去打仗,如今终于美梦成真,那股子兴奋又哪里 得住? 其实也不光是他,大多数玄甲军将乃至宋宝,都是这个心态。 虽然说那些普通军将没有这么重的封赏,可是总归是得到了提拔,最少也是官升一阶。 财帛赏赐也不在少数,心里自然是 喜。 只有徐乐、韩约、步离以及李君羡都表现得很冷漠。 与这种愉悦氛围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也让小六不太明白,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不过他以为乐郎君是不在乎这些的,所以也没当回事,还是追着徐乐询问。 韩约眉头一皱:“别胡闹! 大个人了,怎么还像个 头小子? 不就是个太保么? 有什么了不起的? 还和人家盛将军比,你比得了么? 人家实打实坐镇潼关统辖大军,咱呢? 你手上多了多少兵马? 又给了你哪座城池?” 被大哥训了两句,小六心中不服又不敢争辩,只好低声嘟囔:“我又不稀罕要城池,再说我要跟着乐郎君打仗,给我城池我也不去。 我就是觉得太保这名 好听的,乐郎君自己不也是太保么? 怎么还不 喜了?” “废话!就因为乐郎君也是太保,这事情才不对劲!” 由于此刻军帐内没有外人,韩约也终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有主将和部下都是太保的道理? 外人听了都要问一句,这玄甲骑到底谁说了算? 裴寂乃是人 ,不是你这种混账,这里面的道理他能不明白? 既然明白还这么做,你说是怎么回事?” 小六闻言一愣,这才没了刚才的兴奋劲。 但是他还是有点不信,摇头道:“是不是大兄你想多了? 咱们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圣人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用什么手段? 最多就是个没考虑周全,没有那么多事情。” “希望是如此!” 韩约恶狠狠说了一句,随后就不再言语。 他也知道李渊没道理这么做,可是这次的册封却让他 觉到,事情似乎不是那么简单。 从表面看,天子对徐乐的封赏不低。 徐乐封上柱国、神武县侯、太保、领大将军印绶。 听上去确实威风,可仔细算下来也就是那么回事。 这些官爵基本都是虚的,就连大将军印绶也是一样。 实际的官职还是骠骑大将军,并没有更多的实惠。 而且神武县还在刘武周手里,目前不是大唐领土,这个县侯等于就是空头的,采邑不在自己控制范围内,这个县侯跟没有没区别。 相比于诸将得到的赏赐,徐乐所得封赏未免有点口惠实不至,甚至隐约间已经和部下诸将难分高下。 就是单纯从官爵职位上,他并不比麾下几个大将高出太多。 虽然说玄甲骑是徐乐的队伍,这些将领也甘愿听从指挥。 可是在外人看来,已经不能确定玄甲骑谁是主人,这就是问题所在。 另外就是徐世勣等人的安排上。 原本韩约认定,这些人是自己招抚而来,理应编入玄甲骑中。 可实际情况是,瓦岗诸将自徐世勣开始,全都独立成军。 徐世勣更是得了个天策将军,这么个闻所未闻的将军号,所部称为天策军。 自成一个体系,和玄甲骑两不相干。 虽然从职位上,徐世勣等人在徐乐之下,可实际上看,他们 本不归玄甲骑管。 不但如此,就连那些骁果军也是一样。 李渊倒是允许玄甲骑从骁果军中选拔骑卒补充兵员,也没有在建制上做约束。 你想要多少兵就自己挑,但是剩下的兵马全都要归裴寂统率带回长安。 虽然圣旨上说法是骁果军思乡,不该强令为军,让他们解甲归田。 可是谁都知道,哪有这种好事? 现在正是用人之时,骁果军这种勇士是大家都要争抢的。 哪怕李渊再怎么仁厚,也不会放他们回去务农。 早晚还是得让人加入军队重新上阵,无非是用什么手段,归入谁麾下的分别。 这种好兵谁不喜 ? 谁又会舍得放走? 别看玄甲骑有个骑字,但是也不能说因此就不配拥有步兵。 韩约自己就是作为步将培养,他也希望有一支步卒归自己指挥,以后更好的配合徐乐麾下骑兵作战。 多了不说,怎么也该给自己留出一两万步兵才对。SOnGYuAnr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