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大唐国国都的天气渐渐热起来。 从湘城搬迁到国都的王家人觉得国都的夏天真凉快,简直太舒适了。 国都的雨水也不像湘城那么多,不过,国都的气候比湘城干燥的多,人容易上火。 王浩就上火了,嘴角上起了一个大泡。 上早朝时,众人纷纷跟王浩打招呼,“王县公,恭喜你喜得儿子。” “你和郡主好福气,一连三个儿子。” “王县公,我家几个小丫头生得很漂亮,要不你选一个当儿媳,我们两家结亲家?” 要是平时,王浩乐呵呵跟众人聊几天,今不同,王浩心里有气。 原来昨天下午,越王世子黎飞青上了奏折,想让赵安给他和王桔赐婚。 这黎飞青被吴应海美其名曰为治他的病,把他带到国都,实则是为了让他当人质。 黎飞青常去军医司看病,老看到王桔,觉得王桔是王浩之妹,又子温柔,最重要的是医术高明,就想娶王桔为世子妃。 这样,黎飞青就可以带着王桔回封地,他的病可以由王桔慢慢治疗。 最重要的是如果皇帝想撤藩或是降爵位,李青青、王浩能替越王在皇帝面前说上话。 黎飞青想得很美,王家人不想让黎飞青如愿,不想把王桔嫁给黎飞青。 李青青与王浩昨晚就进把王家的意思向赵安、吴应海禀报。 “微臣家里不想妹妹远嫁。” “臣的妹妹不想当越王世子妃。” 昨晚王浩出了皇回家后,夜里都睡不着,这一夜着急上火,嘴上生了个大水泡。 这边王浩在上早朝,那边李青青、王家人都在焦急等待结果。 过了好久,王浩没有回来,中却来人宣圣旨。 赵安给王桔和吴子墨赐婚! 人见王家人均是眉开眼笑,便知王家人意这门亲事,道:“摄政王是吴伯爷的师父,一为师,终身为父。摄政王将吴伯爷视如亲子。这道圣旨是摄政王为吴伯爷向陛下请的。” 原来是吴子墨去求吴应海,由吴应海出面向赵安请了圣旨赐婚。 王家人一直很喜吴子墨。 人低声道:“越王世子也想娶王小姐。陛下觉得吴伯爷与王小姐更般配。再说越王哪里比得上咱们摄政王……” 王家人喜的把圣旨收起来,而后向王桔道喜。 王桔羞得脸通红,道:“多谢三哥、三嫂。” 李青青笑道:“这是你和子墨的缘分。” 王老头很是动的道:“没想到我们家和摄政王当亲家了。”而后左瞅瞅王桔,右瞅瞅王桔,心里又慨,就这么一个亲生的女儿,也长大要嫁人了。 刘氏喜的道:“老头子,我的心里踏实了。”她这辈子生了五个儿女,长子、长女的亲事让她了很多心,另外三个儿女也了心。 儿女都是爹娘的债。 现在五个儿女都成家立业或被赐婚。 她觉得人生圆了。 王浩回来见家人均是喜气洋洋,忍不住高声道:“我把吴子墨打了一顿!这小子早就惦记王桔,也不请官媒登门,非得等黎飞青上了奏折求娶王桔后,他才请摄政王出面求陛下赐婚。” 已是三个儿子的娘的李青青问道:“你受伤没有?” 王浩见媳妇关心自己,笑道:“没有。” 王桔见王浩没事,便问道:“子墨受伤没有?” 王浩见妹妹还没嫁过去,就心疼起未来的妹夫,而不心疼他,心里道:真是女生外相。 那越王世子黎飞青得到消息后,直怪自己没早出手。 几位亲信道:“若是别人抢了王小姐,属下等人定要收拾他。这吴伯爷是摄政王的弟子,本人又手握重权。唉,属下等人不敢动他。” “没有王小姐,还有别的小姐。世子英俊潇洒,有权有势,国都许多小姐都想嫁给您。” 又过了两,曲灵向马皇后求了一道懿旨给小林和李赐婚! 小林的官职是从五品下游击将军,管着皇家几座大作坊、两座园林。 他在国都有两处宅子、两座铺子及二百多亩田产,在湘城有三处宅子及田产等。 小林与李大林、李二林关系很好。 李大林把小林当朋友,小林却当了他的女婿。 顺便说一句,王志、李大林、李二林、康家人、明天亮一家、王七夫等也跟着来到了国都,都在皇家的大作坊、园林做事。 王志、李大林、李二林、王七都是正八品下的官职。康老头没有当官,康老大当了从八品上的官。 仲秋节过后,王家、李家办喜事嫁女儿。 王桔嫁给吴子墨,被封为四品伯夫人。 李嫁给小林,被封为五品诰命夫人。 初冬,赵安任命赵山为北方边防城府刺史,田志高为边防城府官员。 庆平二年开,赵安下令王浩驻守北方边防,协助赵山等几位刺史重建从番邦敌国手里夺回来的六座城府。 李青青为了避开国都新旧世家替烈斗争,带着三个儿子、王老头夫去了王浩驻守的地方。 鹦鹉宝怕冷没有跟去北方,被年幼的太子赵景逢、长公主赵景蓉收养在皇。 王志、李大林留守国都,相互照应。 王月一家人、王亮夫、李二林、康家人、明天亮、王七夫、林河凡祖孙等跟着李青青去了北方边境。 半年后,王浩夫收到远在国都的王志的家书。 张氏给王志生了第三个儿子。 王志、张氏现在共有七个儿女! 庆平四年的初夏,李青青给王浩生下第四个儿子。 “浩哥,我想生个女儿。” 这回终于能守着媳妇生产的王浩喜气洋洋的大笑道:“呵呵,儿子也好。” 产后虚弱的李青青有气无力的道:“我一定要生个女儿。” “生产太辛苦,媳妇还是别再生了。” “不,我要生个女儿!” 老天爷对李青青,就像对王志一样,李青青越想生女儿就越生不出。 庆平七年的天,李青青生下第五个儿子。 当年初秋,番邦敌国军队来袭,在边境草原与大唐国军队战。 王浩率领的两千尖刀军队用新式火大败番邦敌国的骑兵,歼灭一万三千六百敌军,扬名天下,名垂青史! 大唐国军队首次战胜番邦敌国军队! 庆平十年,王浩、李青青等人重返国都。 赵安册封李青青为仁慧公主,王浩的爵位升至从一品国公。 (正文完。) (谢全网一直喜、支持、包容我码字速的读者!谢鼓励关心护我的编辑尘箫!谢阿里文学给本文的推荐及肯定!)soNgyUaNRC.com |